对于近期行情想必很多朋友是深有体会,做多也损做空也损,那你有考虑过是什么原因!跟着市场走,被市场带节奏?还是做空了,看见行情反弹了不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明知是看涨的思路,还想把回调的空头吃尽,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市场只有二八定律,顺势操作,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被外界所干扰!这个市场从不缺止损的朋友,操作止损很正常,但是扛单也无罪。所以务必轻仓操作,给自己留有补仓的机会,重仓操作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你!而对于手里还有套单的朋友,张德盛的分析可以参考一二,如果你还是对行情处于懵懂状态,可找张德盛处理。我给客户的每一次抉择策略都要经过无比细心的分析之后才会给的,想要知道怎么做单很简单,想要知道怎么做对单是一道复杂的工序,那就请耐心等待。这是为你负责,也是为我负责,进来了这里就不要怀疑你缺什么,其实你什么都不缺,只是缺一位好老师。张德盛之前也说过,你能来我就能帮你。
(如果你刚入市,资金不断缩水,操作方向总是做反,进场价位把握不准,仓位套了单、在文章最下方添加本人微信获取金价走势分析及在线解套指导!)
黄金走势分析:
周五(4月18日)因耶稣受难日假期,黄金市场休市。现货黄金在创下3357.66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后,周四小幅回落0.48%,收于3327.04美元。尽管短线回调,但本周金价仍累计上涨逾2%,强势格局未改。分析师指出,由于耶稣受难日临近,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导致金价承压。不过,市场普遍认为,任何大幅回调都可能吸引新的买盘,因2025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支撑黄金的避险需求。
技术面来看,日线级别,金价今年以来保持明显上升通道,MA55和MA200均线呈现理想的多头排列,表明中期上升趋势依然强劲。然而,RSI(14)达到72.46,进入较为明显的超买区域,暗示短期调整风险增加。金价周四在触及3357.66美元历史新高后出现回落,价格回踩守住3280探底回升,目前在3300美元心理关口上方震荡。MA55移动平均线目前位于3250.39美元附近,构成第一道重要支撑。在此之上,价格保持上升趋势完好。RSI指标从超买区域回落至63.17水平,释放部分超买压力,但仍在相对强势区间内运行。尽管短期面临调整,黄金的中长期上升趋势仍然完好。
短期走势金价可能在3250-3357美元区间内震荡整理,3357将作为短期多头阻力。3300美元关口成为近期多空转折点,在此关口之上黄金保持极强模式将再次测试3357,为冲击3400做准备,若失守则有可能进一步下探3250附近支撑,综合来看,黄金多头结构没有改变,回调只是修正,操作依然采取顺势原则,重点关注周末消息面影响,具体操作策略下周一开盘关注张德盛实时提示为准!【文章最下方添加本人微信获取每日实时策略及无偿在线解套指导!】
下面给大家介绍技术分析中著名的金叉,死叉:
在日线和短、中、长期线同时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图形中,除了形势明朗的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即单边行情以外,更多的是几根线忽上忽下纠缠不清的状况。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移动平均线显示的反转信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均线系统最基本最简单战法就是“金叉做多,死叉做空”,它是趋势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金叉也称“黄金交叉”,就是一条短期均线成功上穿另一条长期均线;死叉也称“死亡交叉”,就是一条短期均线成功下穿另一条长期均线。
金叉是K线成功突破均线的标志,也是被上穿均线出现“均线拐点”的信号;死叉是K线有效跌破均线的标志,也是被下穿均线出现“均线拐点”的信号。因此,在判断金叉和死叉是否具有有效性时,必须要观察被上穿或被下穿的均线是否出现了“均线拐点”,这是判断“趋势拐点”的关键。
黄金交叉:在上升行情中,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日线、10日线从下方向上突破与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如30日线、60日线发生的交叉现象称为黄金交叉。如10日平均线由下往上穿越30日平均线,10日均线在上,30日均线在下,其交叉点就是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的表现,出现黄金交叉后,后市会有一定的涨幅空间,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死亡交叉:在下跌行情中,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从上方向下突破与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发生的交叉现象称为死亡交叉。如30日均线与10日平均线交叉时,30日均线由下往上穿越10日平均线,形成30日平均线在上,10日均线在下时,就是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预示空头市场来临,行情将下跌,此时是出场的最佳时机。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投资市场上多空快速的转换总是令人措手不及,面对市场剧烈的波动,一定要懂得及时的调整策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唯有顺势而为才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张德盛温馨提示(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作者为张德盛,微信号masd1008,QQ3160538897。
龙讯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龙讯财经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龙讯财经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